四合院中的温暖羁绊:聋老太太、一大妈和一大爷在京城那错综复杂的胡同深处,有一座承载着岁月痕迹的四合院。
这里的每一块青砖、每一片瓦,都见证了邻里间无数的故事,而聋老太太、一大妈和一大爷,便是这四合院故事中的重要篇章。
聋老太太,年逾古稀,耳背得厉害,与人交流全靠看口型和打手势。
但她在这四合院里威望极高,众人都敬重她。
她独居在四合院的东屋,屋子虽不大,却收拾得井井有条,墙上挂着一些老照片,记录着她往昔的岁月。
一大妈,性格爽朗,热心肠,平日里在四合院里忙前忙后,谁家有个头疼脑热、鸡毛蒜皮的小事,她都爱搭把手。
她和一大爷住在四合院的北屋,与聋老太太的屋子隔了个小小的天井。
一大爷是个老实本分的退休工人,在院子里向来都是和事佬的角色,为人正直,大家都信服他。
平日里,一大妈对聋老太太格外照顾。
每天清晨,一大妈总会早早起来,熬上一锅热乎乎的粥,端上一碗给聋老太太送去。
她一边比划着,一边大声说着:“老太太,趁热喝,对身子好!”
聋老太太总是笑眯眯地接过,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着感谢的话。
有时候,一大妈还会帮聋老太太洗衣服、打扫屋子,两人虽然交流不便,但一个眼神、一个动作,彼此都心领神会。
一大爷也时常关心聋老太太。
夏日的傍晚,天气闷热,一大爷会拿着一把大蒲扇,坐在聋老太太身边,为她驱赶蚊虫,顺便和她唠唠嗑。
尽管聋老太太听不太清,但她看着一大爷的口型,也能大概明白意思,时不时地点点头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然而,四合院的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。
有一次,四合院要进行改造,涉及到一些公共区域的规划和使用。
居委会的人来传达通知,说要在院子中间搭建一个自行车棚,方便大家停放自行车。
这本是一件好事,可问题出在搭建车棚的位置正好挡住了聋老太太屋子的采光。
聋老太太得知此事后,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她虽然听不见,但眼睛不瞎,知道这一改造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。
一大妈和一大爷知道后,也觉得这事不妥。
一大妈找到居委会的工作人员,好言好语地商量:“同志啊,您看这车棚能不能换个地方搭?老太太年纪大了,就盼着每天能多晒晒太阳,这一挡,屋子该多阴暗啊。”
工作人员却表示,这是经过规划的,其他地方不合适,而且这也是为了大家的方便着想,不能因为一个人而改变计划。
一大妈无奈地回到院子里,把情况告诉了一大爷和聋老太太。
聋老太太急得直比划,脸上满是焦虑。
一大爷皱着眉头,思考了一会儿,说道:“不行,咱不能就这么算了,得想个办法。”
于是,一大爷开始在院子里召集其他住户,把聋老太太的情况跟大家说了,希望大家能一起向居委会反映,重新考虑车棚的位置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