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屿舟的唇贴上她的耳朵,暧昧地呵气,“贫道愿意为了你,随时堕入红尘。”
他的嗓音低沉,悦耳,藏着笑意,尾音轻颤,如琵琶的弦,在她的耳边荡着清波。
宋挽初的耳朵似火烧,“没见过你这么不正经的道士!”
她的脸颊在持续升温,可她不想被梁屿舟查觉,慌忙转移话题,“邱道长身上究竟有什么秘密?”
“邱道长本来不姓邱,姓陆。”
“姓陆?那不是皇家的姓氏?邱道长曾是皇家人?”
皇家之人生来就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,邱道长怎么会选择出家当道士呢?
“他的确是皇家人,而且,还是当今皇帝的亲叔叔,曾经的大名鼎鼎的战神,睿王。”
“睿王……就是那个曾经单枪匹马,杀进胡人包围圈,从万人之中救出景昭帝的战神?”
景昭帝,便是当今圣上已故的父皇,太子的皇爷爷。
五十年前,景昭帝还是亲王,率军抵御胡人,中计被胡人包围,是他的亲弟弟睿王杀出一条血路,救了他。
宋挽初的父亲最敬仰的就是睿王,他的战斗故事,宋挽初小时候听过很多。
每一次讲完,父亲都会感慨一句:“只可惜,先帝忌惮他功高震主,在圣上登基之前,就写下密旨,说他杀戮太多,血气太重,褫夺睿王的封号,把他降为平民。
一代战神,从此就销声匿迹了!”
梁屿舟点了点头,“就是他,当今天下,只有他掌握着‘无影踪’这一门轻功绝学,能从一百多双眼睛下面神不知鬼不觉地救出你。
太子一来云州四处探访,知道松鹤观住着一位世外高人。
而睿王就好道法,太子不算笨,一下子就猜到,这位隐匿世外的邱道长,就是他的皇三叔爷睿王。”
宋挽初觉得自己听到的故事版本似乎不是真相。
若睿王是被贬黜成了平民,那他出手救了自己,和“暴露”
“牺牲”
等字眼扯不上关系。
“邱道长为什么怕太子知晓他的身份?”
“问得好。”
梁屿舟莫名地夸了一句,宋挽初一头雾水。
“夫人每次问问题都能问到点子上,和你聊什么都不费劲。”
宋挽初有点哭笑不得,“你可以好好说话吗?”
梁屿舟敛起笑脸,眼中笑意仍在。
“邱道长并不是被贬黜的,二十五年前,景昭帝驾崩,临死下了两道密旨,第一个就是要当今圣上继承大统,另一个就是封睿王为摄政王,辅政新皇。”
“那为什么会有另一道被贬黜的密旨?”
“那是睿王逼着中书令写的,他焚毁了景昭帝的密旨,又偷了玉玺盖章,骗过了当今圣上。
等他从京城消失之后,中书令怕东窗事发,祸及九族,就主动承认,是他写下的贬黜圣旨。
皇上很生气,觉得被亲叔叔给愚弄了,发誓一定要找到他问清楚。
睿王至今仍是大内密探眼中头号在逃重犯!”
宋挽初听得一愣一愣的。
焚毁圣旨,逼中书令写假圣旨,偷玉玺盖章,这是欺君的大罪!
太子已经猜到了邱道长的身份,而他向来和皇帝一条心。
“太子会不会为难邱道长?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