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时,他微微向前倾身,缓缓开口,声音低沉而稳重:“大家先别激动,都先坐下来。
陈教授,依你看,这个方案在材料用量上,还有没有优化的空间?能不能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,尽量削减不必要的消耗?咱们现在物资紧张,每一份资源都得精打细算。”
陈启明推了推鼻梁上那副有些陈旧的眼镜,身子不自觉地微微前倾,语气谨慎又诚恳:“孙专员,在设计这个方案时,我着实费了一番心思。
我每天都在办公室里对着图纸和数据反复权衡计算,眼睛都看酸了。
目前拟定的用量,已然是经过多轮优化后的结果。
当然,施工过程复杂多变,若遇到特殊情况,依据现场实际做些细微调整也并非全无可能。
但整体的方案框架以及主要材料的用量,大幅度变动怕是会严重影响防渗效果,还望大家理解。
我也深知物资短缺的困境,可从专业角度出发,要达成预期防渗目标,这些材料不可或缺。
咱们不能为了节省一点材料,就牺牲了工程的质量啊。”
张志成看向孙专员,说道:“专员,我依旧坚定地认为应当调用胜利三场的卵石。
咱们工程如今深陷技术泥沼,每耽搁一天,损失都难以估量。
工人们每天都在盼着工程能顺利推进,他们的工资、生活都指望着这个工程呢。
陈教授的方案是当下最具可行性、最有希望打破僵局的办法。
我们不能因害怕影响胜利三场工作,就对摆在眼前的转机视而不见。
再者,咱们可以即刻与胜利三场沟通协调,详细说明工程的紧迫性和这个方案的重要性,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。
我相信,都是为了国家建设,胜利三场定会深明大义。”
指挥部内一时间安静极了,只能听到外面风沙拍打着帐篷的簌簌声,像是一种无形的压力,笼罩着每一个人。
许久,孙专员重重地呼出一口气,坐直身子,神色坚定:“行,志成,那就按你说的办。
我今晚就熬夜起草特殊物资调用令,向胜利三场阐明情况,让他们尽快把卵石调过来。
不过,咱们必须做好两手准备,倘若胜利三场的卵石不够,还得提前谋划其他对策。
咱们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一条路上。”
张志成用力地点点头,眼神中满是干劲:“好!
我这就去组织人员,全力做好接收卵石的准备工作。”
若想让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,陈启明的方案是目前的最优解。
为了落实方案中的关键材料——卵石的采集与运输,他决定组建一支“采石突击队”
。
当这个消息通过喇叭在工地上传开时,工人们的反应却并不如预期的热烈。
“啥?要用那个右派的方案,还让咱们去给他弄卵石?咱可不能干这事儿,谁知道他安的啥心!”
“是啊,右派都是犯了错的,他们的主意能靠谱?咱费了半天劲,别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。”
周围的工人纷纷点头,脸上满是犹豫与抵触。
议论纷纷传入耳中,张志成心急如焚。
若不及时扭转工人们的想法,工程必将陷入僵局。
“同志们!
我知道大家对采用陈教授的方案,心里有疙瘩,对他右派的身份有顾虑。
但咱们得把眼光放长远,看看工程现在的处境!
防渗问题解决不了,咱们之前的努力都白费,这工程关乎咱们兵团未来的发展,关乎无数百姓的生活!”
张志成对着一众职工说道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